血液质控
血液质控
当前位置:首页 - 血液质控

一文看懂肝功能指标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3日浏览量: 字体:

69.9K

一文看懂肝功能指标



临床上检查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目前,能够在临床上开展的肝功能试验种类繁多,各个指标所代表的临床意义各不相同。



1、了解肝细胞细胞损伤程度



主要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ALT、AST升高是所有肝脏疾患的典型表现,包括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药物中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由于ALT和AST在肝细胞内的分布位置不同,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中,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故不同类型肝炎病人ALT和AST的升高程度是不一样的。



比如,急性肝炎和轻型慢性肝炎病人虽然有肝细胞损伤,但线粒体完整,释放入血的只有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的ALT,故主要表现为ALT升高,AST/ALT<1。



急性重症肝炎和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不仅有肝细胞损伤,线粒体也受损,被释放入血的不仅有ALT,还有线粒体中的AST,故主要表现为AST、ALT均升高, AST/ALT≥1。



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肝细胞严重受损,线粒体损伤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AST、ALT均高,AST升高更为显著,AST/ALT>1。AST/ALT>1.5或2,更常见于酒精性肝病病人。



2、了解胆道情况



主要指标: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或γ-GT)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反映胆汁淤积,在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时大多正常或轻度升高。



若 ALP、γ-GT 异常升高、同时伴有 ALT、AST 异常升高,需考虑存在肝细胞损伤坏死伴肝内胆汁淤积;若 ALP、γ-GT 异常升高,但 ALT、AST 升高不明显,需警惕存在肝内肝外胆道阻塞,这时需要腹部 B 超、CT 排除肿瘤、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肉芽肿、肝脓肿等疾病可能。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表现为 ALP、γ-GT 显著升高,而 ALT、AST 轻度异常。



ALP 主要存在于肝、骨骼肌,在儿童期及青春期由于骨骼发育,ALP 可达正常成人数倍;在某些骨骼疾病时 ALP 可异常升高;妊娠后期胎盘型 ALP 进入血液循环后可异常升高。但上述情况下 γ-GT 、ALT、AST 大多在正常范围。有部分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ALT、AST、ALP 逐渐趋于正常,但
γ-GT 持续增高,则提示发展为慢性肝炎可能。



3、了解肝脏分泌和排泄情况



主要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



人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会转变为间接胆红素(I-Bil),再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并随胆汁排入胆道,最后随粪便与尿液排出体外。总胆红素(T-Bil)是间接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之和。胆红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黄疸的主要依据,有助于肝胆疾病和血液疾病的诊断。



溶血性黄疸:一般TBil<85u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0%



肝细胞性黄疸:一般TBil<200u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5%



阻塞性黄疸:一般TBil>340u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



胆汁酸在肝脏合成及分泌,在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胆流排泄不畅时可异常升高。胆囊炎发作时,可异常升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早期可无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胆汁酸升高,而其他指标均正常,需引起重视,胆汁淤积严重者,可影响胎儿发育成长。  



4、了解肝脏合成能力



主要指标: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和胆碱酯酶(CHE)。



前白蛋白、白蛋白指标降低,白球比例(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下降,常提示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减弱,降低程度与肝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若胆碱酯酶活性持续降低且无回升迹象,多提示预后不良。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丁字桥路100号 电话:027-87273189 邮编:430015
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 Copyright © 2021 www.hbccl.cn 版权所有 鄂ICP备1100722-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574号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