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医疗质控体系 发挥医疗质控中心作用
根据2014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和全省医政医管工作的会议精神,2014年湖北省医疗质量控制工作重点如下:
主要目标:
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省-市-县质控网络,充分发挥省级医疗质控中心的作用。
主要工作任务:
1 强化医疗质量管理。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质控架构,建立稳定、长效、可持续的质控运行机制, 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网络
1.1 督促各市、州、直管市、林区按照《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目录》,原则上以一级诊疗科目设置各专业质控中心,有条件地设置二级诊疗科目质控中心。每一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都要成立自己的质控专家组。健全省质管办专家库。
1.2 按照省级医疗质控中心网络覆盖三级医疗机构,市、州级覆盖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原则,将三级或参照三级医院管理的综合医院纳入省级质控中心的质控范畴。市、州将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纳入本级医疗质控中心的质控范畴。
2 完善质控指标体系,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2.1 省质管办和各省级质控中心制订岗位职责与制度
2.2 督促各质控中心制订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和程序遵循突出重点、便于操作、先易后难、共性个性兼顾、逐步完善的原则,督促各诊疗科目(专业)质控中心制订本专业的质量控制指标和程序。
2.3 建立医疗质控中心信息上报制度 各省级医疗质控中心每季度向省质管办上报质控工作情况。
3 创新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作用,建立质控中心考核机制,对质控中心实行动态监管。开展调研督查活动。
3.1 督促省级各质控中心拟定年度工作计划,开展质控活动督促各质控中心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拟定年度工作计划,开展质控活动。计划涵盖目的、任务、要求、遵循的原则、质控的范围、形式、时间以及持续改进的手段等。质控活动注重医疗质量数据收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质控对象优化质控标准,改进质控程序,培训质控人员。开展调研,就各专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开展调查,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或方案。
3.2 省质管办对50个省级质控中心及挂靠单位开展一次全面走访调研,总结经验探索医疗质量控制工作模式,同时按现行管理办法推进各质控中心工作。
4 建立信息化与常规质控方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和质控方法。开展专科水平和病种水平的质量控制,加强质控信息的反馈,持续改进质量。加强信息化建设。
4.1 建立省卫生计生委门户网站“质量控制”版块,对质量控制工作公告公示。
4.2 在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门户网站新增“湖北省医疗质量控制”版块,通报质控工作开展情况。
4.3 建立qq群,加强与各质控中心的联系,组织各质控中心进行经验交流和信息沟通。
4.4 创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杂志 通过杂志平台交流各质控中心工作成效、理论研究等。杂志每年按季出刊,全年4期,要求每个质控中心每期均应上交稿件1篇,每年不少于4篇。
4.5 筹备召开质控中心年度工作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
5 搞好综合协调,加强日常管理服务
进一步细化质控中心管理办法,出台质控中心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按照湖北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细化条款,加强对各质控中心的考核考评,建立竞争机制,对各质控中心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对年度考核不合格,挂靠单位不能按规定支持中心工作或安排的专项经费不能及时到位的,实施退出机制,对工作优秀的质控中心实施资金倾斜。督促各挂靠医疗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落实办公场所、落实办公经费、保证足够的开展质控工作的时间。